最新资讯
渭南非遗绽芳华 杨浦讲堂传文脉——渭南历史文化宣讲暨非遗展演活动在沪举办
时间:2025-10-17 12:30 来源: [编辑:广告推送]
10月16日,由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策划的“渭南历史文化宣讲暨非遗展演”活动,在上海市杨浦区文化中心温情启幕。国家级非遗“韩城行鼓”、省级非遗“临渭草编”、市级非遗“华山戏法”三大文化瑰宝齐聚一堂,搭配专业文旅推介员的深度讲解,为上海市民带来一场兼具视觉震撼与文化厚度的“渭南盛宴”,搭建起沪陕两地文化交流的新桥梁。
活动现场,非遗展演率先点燃气氛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樊喜军手中的鼓槌翻舞,步伐豪迈如古军列阵,鼓槌落下时,鼓点如黄河奔涌、似千军过境,雄浑的节奏里满是司马迁故里的千年风骨。台下观众纷纷屏息凝神,随鼓点律动拍手,掌声与鼓声交织,将现场氛围推向第一个高潮。
紧接着,省级非遗“临渭草编”传承人陈春苗的展示尽显巧思。一根普通麦草在她指尖翻飞,短短几分钟,便化作灵动的草编小马、精致的花篮。“这不仅是手艺,更是老辈人‘就地取材、与自然共生’的智慧。”陈春苗一边演示,一边向观众讲解草编背后的农耕文化,不少市民凑近展台,忍不住触摸草编作品的纹理,感叹“平凡草木竟能生出这般灵气”。
而市级非遗“华山戏法”的登场,则为活动增添了趣味与惊喜。传承人段育民以“空碗变水”“丝巾化鸽”等经典戏法开场,幽默的互动话术瞬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。“戏法的‘假’,是为了传递生活的‘真’。”段育民在揭秘部分技法时,巧妙融入“以假修真”的东方哲学,引得台下阵阵喝彩,尤其是小朋友们,更是瞪大眼睛、欢呼不停。
非遗展演间隙,渭南文旅推介员接过“文化接力棒”,开启历史文化宣讲环节。通过精心制作的文旅宣传片,华山的奇险雄姿、黄河的奔腾壮阔、韩城古城的青砖黛瓦一一呈现在屏幕上;推介员则以“黄河华山 家在渭南”为脉络,从“华”“夏”二字的起源讲起,串联起渭南作为文明发源地的历史典故,让观众读懂“家在黄河太华之间”的深厚底蕴。
“以前只知道华山,今天才发现渭南藏着这么多宝贝!”家住杨浦区的市民李女士表示,看完展演和宣讲,已经计划带着孩子去渭南,亲身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;杨浦区文化中心负责人也点赞道:“这样的活动让非遗‘活’了起来,也让两地文化有了深度对话,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渭南特色文化走进杨浦。”
此次活动,既是渭南文旅“走出去”的一次生动实践,也是非遗文化“活态传承”的具体体现。通过“展演+宣讲”的形式,渭南不仅向上海市民展现了自身的文化底气与旅游魅力,更让“华夏之根、文化之源”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,为两地后续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埋下伏笔。
最新资讯
热门点击排行
Copyright 2013-2015 http://www.shanghai.mpnews.cn/xinwen/ All Rights Reserved.
新闻 版权所有
信息真实紧供参考 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 请与我们联系,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处理!